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社会责任报告(2021年度)

2022-06-15 13:10:37

目录

 

1. 前言··································2

2. 政治责任······························4

3. 阵地建设责任··························8

4. 服务责任······························11

5. 人文关怀责任··························12

6. 文化责任······························13

7. 安全责任······························15

8. 道德责任······························15

9. 保障权益责任··························15

10. 合法经营责任························16

11. 后记································16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大通县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7月24日正式挂牌成立并投入运行,现拥有大通融媒APP、电视台、调频广播、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华云平台、今日头条号、微博号、抖音号、快手号及《大通宣传》内刊13个媒体发布平台,为正科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核定差额补贴事业编制46名,正科级领导职数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3名,下设办公室、新闻采访部、编辑制作部、技术服务部和广告经营部5个部门,主要承担舆论引导、宣传策划、全媒体采访、数据运行维护等职责。   


2.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大通县融媒体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整合原有县级媒体发布平台和人力、智力资源,再造采编流程,建成一个能够“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地化、综合型、智慧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筑牢西宁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目标任务,以“媒体融合改革”为第一要务,紧盯目标、狠抓落实,围绕中心、尽职担当,使全县主流舆论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3.2021年度获奖情况

短视频专题报道《“坡改梯”综合治理项目惠民生》《北川汉子李富庆再次成功登顶珠峰》等新闻荣获青海新闻奖;《青海“花儿版”疫情防控公益片》《大通县:乡村喇叭响起来 全会精神“热”起来》等荣获中共西宁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西宁好新闻奖;短视频《庆丰收 感党恩》荣获人民日报2021“VR看丰收”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入围奖。自2021年8月,省委宣传部每月下发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客户端月度业务指标综合影响力评比以来,大通融媒APP除2022年1月排名第二以外,始终占据榜首。2021年12月,大通县融媒体中心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选为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融媒体中心。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大通县融媒体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两个确立”重要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砥砺前行,为建设新时代幸福大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做好全国和省市县“两会”宣传报道。大通县融媒体中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提前安排部署,加强统筹策划,严密组织实施,注重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喉舌作用,精心设置议题和宣传内容,高质量完成了“两会”宣传报道工作。充分挖掘“两会”背后故事,开设《两会同期声》《主播说两会》等专栏,主播走进代表委员中,聆听基层声音,让广大市民及时了解两会最新动态,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 “大通融媒”APP、大通宣传、大通融媒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快速、准确、全面地将“两会”盛况呈现在网友眼前。编审人员严格落实“三审”制,认真、细致校对稿件,确保当天会议内容及时安全播出,圆满完成了县“两会”的各项宣传报道任务。

 

 

做好脱贫攻坚宣传报道。切实履行宣传职责,广泛宣传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和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夯实乡村发展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良好舆论基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中共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局党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持续开展。及时将中央、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的文件、会议精神广泛发布,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策划开设《看小康新貌,谈乡村振兴》专栏,2021年,宣传报道典型事例145期;在《大通新闻》开设《看小康新貌,谈乡村振兴》专栏,发布了《旧貌换新颜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栉风沐雨扶贫路 聚力奋进奔小康》等稿件85条,在省、市台播出稿件52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大通融媒助力消费扶贫”2021年主题推介活动,以直播宣传、直播带货等形式,大力推介我县独特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倡导消费扶贫新风尚,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2.舆论引导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疫情期间大通县融媒体中心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利用网、端、微及各新媒体平台,多平台、多终端齐发力,通过电视、广播、大通融媒APP、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快手号、抖音号、今日头条等13个平台,围绕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等群众关切问题,制作发布了《青海方言版疫情防控尕知识来啦!》《来自“疫”线的暖心一幕》《守护着我们的光—致敬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大通人》等相关短视频220余条,总浏览量800万余人次;以多维度、多层面的的视角采制了《大通“敲门人”敲万家门 护万家人》《退役不褪色 抗疫显担当》《大通县4家超市为市民提供预约代买、配送生活必需品“暖心”服务》《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等聚人心、鼓士气的文稿信息530余篇,总阅读量110万余次,同时,为了让宣传更接地气,更契民心,县融媒体中心结合地域特色、平台特色自制新编花儿《打赢疫情歼灭战》,动员全县广大文艺爱好者踊跃投入战“疫”主题创作,助力防控疫情,形成了全媒宣传、全网传输的传播矩阵,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舆论监督

大通县融媒体中心发挥职能优势,借助现有媒体平台,多角度、深层次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工作要求,围绕全县作风建设重点任务,在电视、广播、大通融媒APP等平台,开设“作风聚焦”专题专栏,重点突出曝光发展气场不浓厚、为民服务不主动、工作进取不积极、任务落实不到位、担当意识不强烈等作风问题和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及时曝光问题、整改进展以及完成情况,营造学思想、遵党规、守纪律的良好氛围,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宗旨意识、严守纪律规矩。开设“曝光台”专题专栏,及时曝光社会上的各类不文明行为,并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监督,在全县营造争做文明事、争当文明人的浓厚氛围。

 

4.对外传播

加强与中央及省市媒体的沟通,全年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党媒平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省、市媒体采用我县稿件7000余条,大大提升了我县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在青海电视台播发稿件89条,在西宁电视台播发稿件167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充分发挥大通融媒APP自主可控优势,积极探索“媒体+政务+服务+商务”发展之路,APP通过创新“五化”(栏目本地化、数据实时化、媒体矩阵化、服务便民化、报料有奖化)设置,并不断进行改版优化,对栏目、版块、布局等内容进行了调整,设置推荐、要闻、动态、民生、视听和看大通6个栏目,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2.融媒体报道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强化“首页首屏首条”建设,树立“内容为王、政务为要、服务为上”意识,紧紧围绕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等主题主线,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2021年,在大通融媒APP、广播、电视及各新媒体平台累计发稿9万余条,点击阅读量累计达6000万余人次。编播《大通新闻》210期,稿件835篇,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七档广播栏目分别播出43期,编审发行《大通宣传》12期,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推出建党100周年系列片《铿锵足迹》《精神寻迹》,通过事件讲述、情景再现等方式录播制作,切实把伟大的历史事件有效地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领悟伟大思想。《开设《党史学习教育》《融媒讲堂》专栏,《大通宣传》党史专刊,推送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动态,营造党史学习宣传的良好氛围。在做好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依托大通融媒APP、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10个新媒体平台,打造宣传教育主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新表达方式和多元化呈现方式,开展“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县长直播带货”“健康大讲堂”等网络直播活动,弘扬了正能量、唱响了主旋律。2021年,累计开展网络直播近百场,观看人数达120余万人次。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大通县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建立符合融媒体趋势的体制机制为保障,整合原有县级媒体发布平台和人力、智力资源,再造采编流程,以采编中心、播出平台、发布平台、传输网络和技术设施为基础和条件,在新闻的“准、新、微、快”上下功夫,推出形态多样、适合传播的移动新闻产品,推动形成载体多样、手段先进、渠道丰富、内容鲜活、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媒体矩阵。完善媒体管理制度,统一导向要求、内容标准和纪律约束,建成集“策、采、编、播、发、推、评”为一体的统一管控体系,实现重大选题统一策划、采编统一调度、采访稿源共通共享,确保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坚持“媒体+”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顺应群众多样化信息需求,做精做强媒体主业,探索“媒体+政务”“媒体+服务”等运行模式,从单纯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从单向传播向多元化互动传播延伸,以综合性、服务性为主打,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精细化服务。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设立以“大通通”为主题的系列便民资讯,“生活服务”“本地特产”等栏目及时发布我县吃、住、游等特色信息,并嵌入违章查询、快递查询、点餐等服务链接,实现“一端在手,服务全有”,持续做大做强“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

2.社会服务

群众通过APP进行网上咨询,中心工作人员坚持“群众事无小事”的原则,通过调查、转办等方式,进行一一答复,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2021年,办理网络咨询1200余件,融媒体中心的公信力得到大幅提升。开通“查学籍”“户户通报修”等政务服务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县群众。

           

3.公益服务

组建“融媒先锋宣讲团”,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争做融媒先锋”为主题,采取专题式、讲座式、表演式、讲述式等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宣讲。 

 


五、人文关怀责任

大通县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统筹部署,开展系列直播《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城齐心可撼山》,用直播的形式讲好抗疫故事,让宣传更具真实性、现场感、连续感。直播讲述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不畏严寒、勇担使命奋战核酸采集一线的感人故事和基层工作者、志愿者、爱心企业等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人间大爱,直播活动累积观看4万余人,点赞量约36万次。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利用职能优势,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等12个宣传平台,多角度、多形式宣传新时代雷锋精神,共发布相关稿件信息14篇,点赞率达158人次,其中《雷锋就在身边》以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引导广大群众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发扬雷锋精神,把学习雷锋精神当成一种常态,为全社会学习雷锋精神营造良好氛围。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充分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群众在欢度传统节日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团圆、感恩、富裕和安康的美好情感,营造文明、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紧紧围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优势,采取“融媒体+”方式,及时报道、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尊重传统节日、热爱传统节日、参与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认知、尊重、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持续增强爱国爱家爱大通的思想感情。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利用大通融媒APP、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科普知识。与县人民医院联合开设“健康大讲堂”,该栏目是一档集卫生计生政策法规解读、名医访谈、健康科普知识宣传等于一体的直播节目,栏目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围绕常见病、高发病,结合关注度高的相关健康纪念日节点进行健康科普宣传。

七、安全责任

始终树立“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的责任意识,坚决维护安全播出底线。对3个电视转播台、17个乡镇补点(站)及广播电视播控机房进行定期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圆满完成了“两节”、全国“两会”、冬奥会、冬残奥会、省市县“两会”等重要节点期间的安全播出任务。制定印发了《大通县融媒体中心新闻信息三级审核制度》,统一导向要求、内容标准和纪律约束,严把新闻生产的“方向关”和“质量关”,生产效率和稿件质量大幅提升。

八、道德责任

加强采编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教育管理,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严格执行采编流程和“三级审查、重播重审”规定,在采访过程中,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采编人员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未发生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问题。

九、保障权益责任

一是始终抓好新闻宣传队伍的理论学习,引导采编人员主动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统一导向要求、内容标准和纪律约束,实行记者联系部门乡镇制度,记者由被动采访变为主动跟进,由等线索转变为选好线索,民生新闻在全媒体新闻中的比重大幅提升。三是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按时缴纳“五险一金”,及时核发薪酬,严格执行请休假制度,保障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完成中心22人新版新闻记者证的换发工作,完成年度记者证核验工作。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网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无刊播违法违规广告等行为。

十一、后记

1.不足

一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从相“加”迈向相“融”的实际效果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是新闻产品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依然存在,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差距,推出精品力作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三是大通融媒APP的关注度、应用度需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功能需进一步优化,“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商务”需进一步拓展,县级媒体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需进一步加强。

2.改进

加强重大主题宣传,更好服务工作大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的内容和教育培训的必备课程,用正确的新闻志向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坚决守护和建设好党的新闻舆论阵地。牢牢把握住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推出一批系列报道和特别节目,全力做好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主题宣传,加强民生热点舆论宣传引导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多个层面、多种渠道宣传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实效。

加强作风能力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借助与央媒(新华社青海分社)结对联建、东西部协作、腾讯云战略合作等契机,开展“全员大学习、业务大比拼、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对基层新闻宣传队伍进行职业教育、采编播技能、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县级融媒体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法治意识和业务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

加强精品创作引导,用心用情服务群众。通过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县属新型主流媒体阵地,把提高作品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形成科学合理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创作一批有精神能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融媒产品”,以大通融媒APP为主平台,以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平台为重要支撑,全力打造全媒体矩阵,把大通的好形象展现出来、传播出去。同时进一步发挥大通融媒APP自主可控优势,积极探索“媒体+政务+服务”发展之路,深度优化服务功能,持续做大做强“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


来源:大通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景钦莲

责编:刘河林

审核:郑明善